World Coin Clear
World Coin Clear
金融服務/教育網站

為什麼加密稅變得複雜(特別是對於機構而言)

31.08.23 04:29 PM

從“無常損失”到貸款價值比率,金融機構需要跟踪大量數據,以確保他們在參與 DeFi 時保持合規。

為什麼加密稅變得複雜(特別是對於機構而言)

對於基金、交易所和大宗經紀公司等機構來說,加密貨幣的會計和稅務合規性要復雜得多,因為需要保存記錄的交易量很大。未能正確報稅可能會導致巨額罰款,在某些情況下還會導致審計。

如此高的財務風險加上追踪如此復雜的交易數據的難度,使得許多機構至今仍無法接觸加密貨幣。了解稅收要求和實施程序化記錄保存可以成為機構揭開加密稅法神秘面紗並獲得參與這個快速增長的生態系統的回報的良好起點。

加密貨幣中的應稅事件有哪些?

以 2008 年 10 月比特幣白皮書的發佈為標誌的加密貨幣的誕生,該行業只有 14 年的歷史。然而,歷史上緩慢的監管變革步伐終於趕上了生態系統今天的狀況,美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和其他國家的政府發布了關於如何在其管轄範圍內對加密貨幣徵稅的新框架和指南。

在美國,國稅局(IRS)將加密貨幣視為財產,因此加密貨幣交易需要繳納相同的短期和長期資本利得稅。可以通過出售加密貨幣、交易或使用加密貨幣購買汽車等自最初購買以來已經升值的物品來實現收益。

同樣的道理,加密貨幣投資的損失可以作為扣除額沖銷。如果加密貨幣是作為提供服務的付款或通過挖礦或質押賺取的,則該加密貨幣將作為常規收入徵稅貸款賺取的利息也被視為收入。

也許最令人驚訝的是,在美國,錢包、中心化交易所或個人之間代幣或數字資產的任何移動(沒有發生任何銷售或購買)也被視為應稅事件。

這個概念對於大多數傳統金融機構來說是完全陌生的,因為它們不習慣在銀行賬戶之間匯款時支付費用。當即使是最小的細節變得難以追踪時,人們首先開始權衡參與的價值主張。幸運的是,通過使用正確的工具和數據,可以管理這種複雜性。

為什麼加密稅變得複雜

美國對加密貨幣徵稅的這些類別可能聽起來相對簡單:對資本利得納稅並扣除損失,同時將其他形式的加密貨幣收入計為常規收入。但挑戰在於不知道加密貨幣交易如何徵稅——它需要跟踪所有交易。

特別是,交易所、對沖基金、大宗經紀公司和交易櫃檯等金融機構可能有數百萬筆交易需要記錄、報告和納稅。

此外,未能滿足稅務和會計要求的實體面臨的風險也很高。由於不良的會計實踐而未能通過審計可能會導致該組織不得不償還稅款並面臨額外的巨額罰款。

精細稅務合規數據的重要性

高風險加上數百萬筆交易的挑戰,需要實施編程軟件來訪問和跟踪精細數據。金融機構依靠可以集成到其平台中的綜合 API 來捕獲每筆交易的細微差別,以便可以快速輕鬆地生成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和其他重要會計文件。

除了錢包餘額、存款和淨值之外,機構投資者還需要對所管理的每個錢包的每筆交易進行核算。

參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可能會使稅務會計變得更加複雜。例如,如果一個機構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上提供流動性,它還需要當前和歷史的流動性供應頭寸(換句話說,交易所的資產和負債)、當前和歷史所擁有的總資金池的百分比、賺取的費用、已認領和無人認領,以及礦池提供的百分比費用。

機構在參與 DeFi 時還必須跟踪其盈虧。這包括標記任何“無常損失”,這是加密行業的滑點術語,它們作為 Aave 和 Compound 等借貸平台上的流動性提供者而產生。除此之外,還跟踪平台的淨年收益率 (APY)、當前貸款價值比 (LTV) 和鎖定總價值 (TVL) 等重要信息,這些信息通常會在快速變化的瞬間發生變化。 -移動的DeFi 世界。

這份全面的文件對於金融機構履行所有納稅義務並正確歸檔至關重要。除了稅法合規性之外,有效的會計還為機構提供了更好地了解其組織的稅務風險的好處,以便可以採取行動減少責任。

監管清晰度和機構參與

任何考慮涉足數字資產領域的機構參與者都清楚地意識到遵守稅法的必要性(以及不遵守稅法的後果),許多人將監管風險視為參與數字資產經濟的最大障礙。好消息是,過去幾年監管的清晰度已顯著提高。

就在上個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 發布了新的稅務報告框架,即加密資產報告框架 (CARF),以使政府明確稅務機關應如何處理跨境交易。

故事如下繼續

為你推薦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義務包括穩定幣、加密衍生品和 NFT(不可替代代幣),這為機構必須承擔的記錄保存要求增加了更多層次。這也強化了對跨交易和資產類型的精細數據的輕鬆訪問和解釋的需求。

隨著全球稅法的明確,各機構認識到數字資產生態系統中蘊藏著尚未開發的機會,預計將有更多的TradFi 參與者躍入該領域——這一趨勢只會進一步為市場提供流動性,並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機會。全部。

World Coin Cl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