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CPI
主計總處今(6)日公佈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3.59%,創下2008年9月以來新高。由於食物類價格漲幅不斷飆升,對於支出佔比較高的低所得家庭而言更是雪上加霜,6月CPI增幅將近4%。
主計總處說明,6月CPI漲幅擴大,主要因為去年同月住宅用戶“紓困4.0 精進方案”暫緩實施夏月電價,電費基數較低,油料費居高不下,加上水果、外食費、肉類、蛋類、家庭用品及房租上漲所致;若扣除蔬菜、水果及能源後,6月核心CPI年增2.77%,也創2008年10月以來新高。
主計總處在這幾個月的記者會上,屢次研判物價漲幅不至於進一步擴大,但此預測頻頻失準,今年3月以來的CPI年增率分別為3.27%、3.38%、3.40%及3.59%。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指出,先前受到俄烏戰爭影響,國際農工原物料價格飆升,短期之內也不容易大幅下跌,但近期市場開始擔憂經濟衰退、需求減少,可以看到部分項目的價格已經開始回落,將有助於減緩物價上漲壓力。
曹志弘补充说明,以往6、7月是水果盛产旺季,价格都会走跌,但今年受到天候影响,价格不跌反涨,而且涨幅相当显著,这是导致当初预估6月物价涨幅趋缓失准的原因。
目前看來,7月初的蔬果價格逐漸回穩,只要未來不繼續上漲,整體CPI漲幅可望收斂,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只能說7月CPI年增率還是會高於3%,但今年不太可能看到4%;整體物價漲幅的高點落在第2季,外食費與核心CPI高點則是落在第3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