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工作文件警告說,加密資產構成徵稅障礙
2023 年 7 月 5 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了一份由 Katherine Baer、Ruud de Mooij、Shafik Hebous 和 Michael Keen 撰寫的關於稅收和加密貨幣資產的工作文件。雖然工作文件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表,但其僅代表作者的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其執行董事會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管理層的觀點。
作者觀察到,由於加密資產既可以作為貨幣也可以作為投資的雙重性質,目前的稅收框架在全球許多地區都是不夠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工作文件進一步強調,“加密貨幣的準匿名性是第三方報告的固有障礙”,使徵稅工作顯著複雜化。投資和貨幣方面給當今的現代世界帶來了額外的稅收挑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作者認為“從概念上講,加密貨幣作為投資資產和支付手段的雙重性質——後者雖然不如前者那麼突出,但卻是其發展的主要目的——在不因此而捕獲其資產角色中的資本收益和損失方面造成了潛在的困難。為它們作為貨幣的使用設置障礙,”。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究人員警告政策制定者立即解決這些擔憂並熟悉必要的糾正措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論文的作者還提到了對工作量證明(PoW)加密貨幣資產徵收碳稅的概念,以“解決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對氣候的重大影響”。
儘管該工作文件承認逃稅是一個緊迫的問題,但第 18 頁特別提到了稅務人員忽視的有關加密貨幣的“收入潛力”。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論文還提到了區塊鏈監控公司Chainaanalysis及其“概率”將加密貨幣用戶與其原籍國關聯起來的能力。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第 20 頁的解釋,加密貨幣匿名問題被描述為“稅收執法的根本障礙”。“收入可能很難從交易中識別,這不僅僅是稅務機關無法識別個人的身份——沒有人可以,”研究人員詳細解釋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強調需要持續關注加密資產交易和稅收領域。
研究人員進一步認為,儘管數據有限,但“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加密貨幣財富高度集中,甚至比股權所有權還要集中。” 最後,本文最後強調了政策制定者在將加密貨幣納入目前缺乏必要工具來適應其存在的稅收體系中所面臨的挑戰。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