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行委員會提供加密貨幣監管指南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週四宣布了其執行董事會就題為“加密資產有效政策要素”的論文進行討論的結果。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注意到該文件提出了一個監管框架,該框架“可以幫助成員國製定全面、一致和協調的政策回應”以應對加密資產,並強調:
通過採用該框架,政策制定者可以更好地減輕加密資產帶來的風險,同時還可以利用與之相關的技術創新的潛在好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描述的框架的第一個要素是“通過加強貨幣政策框架來維護貨幣主權和穩定,並且不授予加密資產官方貨幣或法定貨幣地位。”
其他要素包括防範“資本流動過度波動”,採用“對加密資產的明確稅收處理”,以及“對所有加密市場參與者實施審慎、行為和監督要求”。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詳細說明,該框架還建立了“跨國內不同機構和當局的聯合監測框架”和“加強加密資產法規監督和執行的國際合作安排”。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繼續說,執行董事會“普遍認為,雖然加密資產的預期潛在利益尚未實現,但已經出現重大風險”,並補充道:
董事們普遍認為,加密資產不應被授予官方貨幣或法定貨幣地位,以維護貨幣主權和穩定。
此外,“加密資產對作為基金核心任務的政策產生影響”,董事們警告說,特別是它們的廣泛採用“可能會破壞貨幣政策的有效性,規避資本流動管理措施,並加劇財政風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進一步表示,其執行董事會“廣泛同意需要製定和應用全面的法規,包括對加密資產的審慎和行為監管,以及有效實施 FATF [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 標準。”
董事們還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應在標準制定機構的領導和指導下密切合作,支持監管工作。”
雖然一些董事認為不應該排除徹底禁止加密貨幣的可能性,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
董事們一致認為,嚴格禁令不是最佳選擇,但可以適用有針對性的限制,具體取決於國內政策目標和當局面臨能力限制的情況。
董事們強調促進“相同活動、相同風險、相同監管”原則的重要性,並強調“國內和國際層面的當局之間的強有力協調對於一致實施和避免監管套利至關重要。”
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可以在進一步分析加密資產快速發展的工作中充當思想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