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於現金和卡的普通人,前中國人民銀行行政人員筆記
中國人民銀行(PBOC)前研究司司長謝平表示,中國央行數字貨幣(CBDC )的使用率一直“低,非常不活躍”。平在一次專門討論數字金融的會議上發表了這一看法。
財經新聞媒體財新網和路透社援引他的話說,“在試驗的兩年裡,數字人民幣的累計流通量僅為人民幣 1000 億元”(140 億美元),在他看來,需要拓寬數字人民幣的應用範圍。
謝在清華大學組織的論壇上總結道。他強調
“結果並不理想,”,“需要改變的是數字人民幣僅作為現金的替代品,僅用於消費。”
他說
目前,現金、銀行卡、第三方支付平台形成的支付市場格局滿足了我國日常消費需求。
“老百姓已經習慣了,改起來很難,”。
中國一直處於發展 CBDC 競賽的最前沿,通過一系列紅包活動、贈送電子人民幣以刺激其使用以及將試點項目的地理範圍擴大到新城市來努力推廣數字人民幣和地區。
當局還一直在努力增加數字版人民幣的使用案例,最新的例子包括在寧波和廣州的公共交通系統中引入數字人民幣支付。
9 月,中國人民銀行呼籲更多此類用例場景,並敦促其新貨幣與電子支付提供商進行更深入的整合。
謝平表示,數字人民幣業務對銀行業務沒有協同效應,沒有商業利益,而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系統提供了投資、保險、消費貸款等一系列更具吸引力的功能。
這就是為什麼這位前中央銀行官員認為,可以通過允許個人使用國家支持的硬幣購買金融產品,並將其連接到更傳統的支付平台以創造新的消費機會來擴大數字人民幣的使用供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