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Coin Clear
World Coin Clear
金融服務/教育網站

可轉換債券:對公司和投資者的利弊

使用可轉換債券作為企業融資手段 有利有弊。這種股權融資方法的優點之一是普通股和每股盈餘 (EPS)的延遲稀釋。

另一個原因是,公司可以以較低的票面利率發行債券——低於其必須支付的普通債券的票面利率。通常的規則是,轉換特徵的價值越高,出售該債券所需的收益率就越低;轉換功能是一種甜味劑。請繼續閱讀,了解企業如何利用可轉換債券以及這對購買可轉換債券的投資者意味著什麼。

可轉債債務融資的優勢

無論公司的獲利能力如何,可轉換債券持有人在轉換之前只能獲得固定的、有限的收入。這對公司來說是一個優勢,因為普通股股東可以獲得更多的營業收入。如果公司經營狀況良好,只需與新轉換的股東分享營業收入。通常,債券持有人無權投票選舉董事;投票控制權掌握在普通股股東手中。

因此,當一家公司正在考慮其他融資方式時,如果現有的管理團隊擔心失去對企業的投票控制權,那麼與普通股融資相比,出售可轉換債券將提供優勢,儘管可能只是暫時的。此外,債券利息對於發行公司來說是一項可扣除的費用,因此對於30%稅級的公司來說,聯邦政府實際上支付了30%的債務利息費用。

這樣,對於計劃籌集新資本的公司來說, 債券比普通股和優先股更具優勢。

投資人在可轉債應該尋找什麼

信用評等較差的公司經常發行可轉換債券,以降低出售債務證券所需的收益率。投資人應該意識到,一些財務狀況不佳的公司發行可轉換債券只是為了降低融資成本,而無意轉換。一般來說,公司實力越強,優先收益率相對於其債券殖利率越低。

還有一些信用評級較低的企業也具有巨大的成長潛力。這類公司將能夠以接近正常的成本 出售可轉換債券,這不是因為債券的質量,而是因為轉換功能對這種「成長」股票的吸引力。

當資金緊張、股價上漲時,即使是信譽良好的公司也會發行可轉換證券,以降低取得稀缺資本的成本。大多數發行人希望,如果其股票價格上漲,債券將以高於當前普通股價格的價格轉換為普通股。

依照這個邏輯,可轉債允許發行人以高於當前價格的價格間接出售普通股。從買方的角度來看,可轉換債券很有吸引力,因為它提供了獲得與股票相關的潛在巨額回報的機會,但又具有債券的安全性。

可轉換債券的缺點

可轉換債券發行人也有一些缺點。一是可轉換證券融資不僅會稀釋公司普通股的每股盈餘,還會稀釋公司的控制權。如果大部分發行的股票是由一個買家(通常是投資銀行家或保險公司)購買的,那麼轉換可能會將公司的投票控制權從其原始所有者轉移到轉換者手中。

對於擁有數百萬股東的大公司來說,這種潛力並不是一個重大問題,但對於較小的公司或剛上市的公司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考慮因素。

許多其他缺點與一般使用直接債務的缺點類似對公司來說,可轉換債券比優先股或普通股帶來更大的破產風險。而且,期限越短,風險就越大。最後,請注意,每當銷售額和收益下降時,使用固定收益證券就會放大普通股股東的損失;這是財務槓桿的不利方面。

可轉換債券的契約 條款(限制性契約)通常比短期信貸協議或普通股或優先股嚴格得多。因此,與短期借款或發行普通股或優先股相比,長期債務安排 下的公司可能會受到更多令人不安和嚴重的限制。

最後,大量使用債務將對公司在經濟困難時期的營運融資能力產生不利影響。當公司的命運惡化時,籌集資金就會遇到很大的困難。此外,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越來越關心其投資的安全,他們可能會拒絕向公司預付資金,除非有良好擔保的貸款。一家在經濟繁榮時期透過可轉換債務進行融資,使其債務/資產比率達到行業上限的公司,在經濟困難時期可能根本無法獲得融資。因此,企業財務主管喜歡維持一定的「儲備借貸能力」。這限制了他們在正常情況下使用債務融資

為什麼公司發行可轉換債券

發行新股本、可轉換證券和固定收益證券以籌集資本資金的決定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一是內部產生的資金相對於總融資需求的可用性。反過來,這種可用性是公司獲利能力和股利政策的函數。

另一個關鍵因素是公司股票目前的市場價格,它決定了股權融資的成本。此外,替代外部資金來源(即利率)的成本至關重要。相對於股票基金,借入資金的成本因聯邦所得稅目的利息支付(但不包括股息)的扣除而顯著降低。

此外,不同的投資者有不同的風險收益權衡偏好。為了吸引盡可能廣泛的市場,公司必須提供能夠吸引盡可能多的不同投資者的證券。此外,不同類型的證券在不同的時間點最適合

底線

如果運用得當,利用市場條件出售差異化證券(包括可轉換債券)的政策可以將公司的總體資本成本降低到低於發行一類債務和普通股的水平。然而,利用可轉債進行融資有利有弊;投資者在買入之前應該從公司的角度考慮這個問題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