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債券風險
六大債券風險
債券可以是創造收入的重要工具,並且被廣泛認為是安全的投資,尤其是與股票相比。然而,投資者應意識到持有公司債和政府公債的潛在陷阱。下面,我們將討論可能影響您來之不易的回報的風險。
重點
以下是持有債券的風險:
- 風險#1:當利率下降時,債券價格上漲。
- 風險#2:必須以低於基金之前收益的利率進行收益再投資。
- 風險#3:當通貨膨脹急劇上升時,債券可能會出現負報酬率。
- 風險#4:公司債取決於發行人的償債能力,因此總是存在拖欠付款的可能性。
- 風險#5:企業信用評等較低可能會導致貸款利率上升,進而影響債券持有人。
- 風險#6:某些債券的低流動性可能會導致價格波動。
1. 利率風險與債券價格
1. 利率風險與債券價格
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當利率下降時,投資者試圖盡可能長時間地捕捉或鎖定最高利率。為此,他們將收購利率高於現行市場利率的現有債券。需求的增加轉化為債券價格的上漲。
另一方面,如果現行利率上升,投資人自然會放棄利率較低的債券。這將迫使債券價格下跌。
讓我們來看一個例子。投資者擁有以面額交易且收益率為4% 的債券。假設現行市場利率上升至5%。會發生什麼事?投資者將希望出售 4% 的債券,轉而購買回報率為 5% 的債券,這反過來又會使 4% 債券的價格低於面值。在債券術語中,久期衡量債券價格對利率變化的敏感度。如果利率上升,債券價格就會下跌,久期會告訴您利率變動 1% 時會下跌多少。
2. 再投資風險和可贖回債券
2. 再投資風險和可贖回債券
可贖回功能允許發行人在債券到期前贖回債券。因此,債券持有人收到的本金付款通常比票面價值 略有溢價。
然而,債券贖回的缺點是投資者會留下大量現金,他們可能無法以可比較的利率進行再投資。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再投資風險可能會對投資回報產生不利影響。
為了彌補這種風險,投資者獲得的債券收益率高於不可贖回的類似債券。活躍的債券投資者可以嘗試透過錯開不同債券的潛在贖回日期來降低其投資組合的再投資風險。這限制了同時贖回許多債券的機會。
3.通膨風險
換句話說,假設投資者的債券殖利率為 3%。如果購買債券後通貨膨脹率增加4%,由於購買力下降,投資者的真實回報率為-1%。
4. 信用/違約風險
4. 信用/違約風險
投資者必須考慮違約 的可能性,並將這種風險納入投資決策。作為分析違約可能性的一種手段,一些分析師和投資者會在開始投資之前確定公司的覆蓋率。他們將分析公司的收入和現金流量表,確定其營業收入和現金流量,然後與償債費用進行權衡。從理論上講,覆蓋範圍(或營業收入和現金流量)與償債費用的比例越大,投資就越安全。
5. 評級下調
5. 評級下調
標準普爾評級服務公司或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 等主要評級機構經常評估公司經營和償還債務的能力。評級範圍從 AAA(高信用品質投資)到 D(違約債券)。這些機構所做的決定和所做的判斷對投資者有很大的影響力。
6.流動性風險
雖然政府債券幾乎總是有現成的市場,但公司債有時卻是完全不同的動物。由於市場清淡,債券買家和賣家很少,投資者可能無法快速出售公司債。